
CIO专家-远志
2025年3月24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国家药品抽检年报(2024)》,从该年报分析,与2023年相比,我国2024年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2024年共完成136个品种的20604批次抽检,抽检批次增加约10%,覆盖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1171家生产企业、2823家经营企业和516家使用单位,抽检合格率达99.4%,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制剂产品与中药饮片分别存在55批次与63批次不符合规定的问题,国家基本药物和集采中选品种质量稳定。
2024年新增委托生产专项和网络销售药品抽检,首次明确省级中药材质量监测要求,将线上线下渠道及中药材全链条纳入监管范围。
2024年重点强化对委托生产品种的监管,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实施网络销售药品抽检模式,并加强中药材质量监测力度。国家药监局同步印发《药品抽检探索性研究原则及程序》,进一步优化抽检制度体系,推动科学化监管。
2024年,在抽检技术层面,有两项关键升级:
一是探索性研究制度化,采用非标准检验方法深入分析药品质量,例如处方工艺、原辅料使用等潜在问题;
二是修订《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研究网络销售抽检程序,填补监管空白。
此外,检验结果的信息化公开(如电子检验报告)和新建601个检验方法的应用,提升了监管透明度与效率。
企业可以从该年报得出几个启发:
1. 主动参与探索性研究,针对工艺、原辅料等非合规性风险进行自查整改,如优化生产流程、加强供应商审计;
2. 适应新监管趋势,网络销售企业需完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线上线下药品质量一致性;
3.及时关注标准动态,积极参与药品标准修订,减少不同注册标准差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 利用公开数据,定期分析中检院发布的探索性研究结果,提前规避风险,提升研发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