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O专家-远志
国家药监局2月9日在官网再次就《出口药品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从两次意见征求稿的内容来看,核心意思是国家将提升对出口药品生产的监管要求,通过提升质量水平,来提升中国药品生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国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提升对出口药品生产的监管要求:
档案管理与追溯,要求出口药品(下同)的生产企业需要在药监局建设的系统上建立药品档案;
委托方资质审核,要求生产企业要对国外委托方的合规性开展审计;
标签与包装的国际化适配,要求上市销售最小包装的标签设计,适配多语言版本和不同国家的法规差异;
质量体系与国际并轨,共线生产要求更高,要求建立与出口国相匹配的质量管理体系,统一的质量管理框架,要求通过改造生产线或者分段生产或者采取物理隔离等措施,降低药品共线生产的污染风险;
监管全覆盖,监管部门分五年对生产企业全覆盖检查,并延申到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开展检查;
在此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直接挑战就是合规成本的增加,这在当下经济环境下,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合规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可能退出高监管市场(如欧美)。
当然,有挑战更有机遇,严格的出口监管可能增强进口国对中国药品质量的认可,全面提升中国药品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欧盟、东南亚等地区加快市场准入审批,头部企业也凭借规模化合规优势进一步抢占国际高端市场份额。
相关文件下载、服务及学习课程:
合规文库:出口药品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联系专家,获取专家指导意见:e邀专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