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专家-山丹
医疗器械分类界定是医疗器械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监管类别、上市流程以及企业的合规性。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的相关法规、申报程序及规范性要求,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关键环节。
一、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的重要性和背景
医疗器械分类界定是根据产品的风险程度、预期用途、结构特征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管理类别。这一过程不仅保障了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为企业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准入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分类界定工作也在不断优化和规范。
二、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的参考文件
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文件:
1.医疗器械分类规则:这是分类界定的核心文件,明确了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详细列出了各类医疗器械的分类编码和管理类别。
3.国家药监局公告:包括2020年第147号、2022年第25号、2022年第30号和2023年第101号公告,这些公告对分类目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4.体外诊断试剂分类规则和目录:专门针对体外诊断试剂的分类进行规范。
5.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明确了第一类医疗器械的具体范围。
此外,历次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结果汇总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源,可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网站查询。
三、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的申报程序
自2024年2月19日起,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申报全面实现电子化,申请人无需提交纸质资料。以下是申报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1.电子申报:申请人需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网站进入“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信息系统”,注册并填写《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登记表》,同时上传其他申请资料。
2.申请资料清单:
✅分类界定登记表,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产品照片或视频。
✅拟上市产品技术要求和说明书。
✅若为新产品,需提供与已上市产品的对比分析、学术论文、创新内容、查新报告等。
✅资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其他相关材料。
四、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的规范性要求
为确保分类界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申请人需严格遵循以下规范性要求:
产品名称: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并参照相关技术领域的命名指导原则。
预期用途:需明确产品的临床预期目的、使用形式、使用环境等。
结构特征:详细列出产品的组成部分和组成成分,避免模糊描述。
作用原理:需提供产品的原理、作用机理及相关证明资料。
使用形式和状态:包括器械的使用形式、与其他器械的连接情况、产品形态等。
生产工艺:主要适用于体外诊断类产品和无源产品。
风险点分析:需分析产品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及失效后的危害。
国内外近似产品:若有同类产品,需提供详细的对比分析。
企业意见:明确企业主张及理由。
希望本文能为您在医疗器械分类界定方面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帮助。如果您在医疗器械分类界定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需求,欢迎随时联系CIO合规保证组织。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详细的咨询和解决方案,助力您的产品顺利合规上市。
相关文件下载、服务及学习课程:
合规文库:《医疗器械分类规则》
合规培训:医疗器械分类规则
委托定制:医疗器械分类界定
联系专家,获取专家指导意见:e邀专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