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套餐
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政策旨在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注册自检工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优化监管流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该政策的核心内容是明确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的管理要求,细化自检能力评估、报告编制、质量管理体系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标准,同时强调企业对自检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政策通过系统化规定...
CIO专家- 发布日期:2025-06-27
根据国家药监局2025年6月19日发布的《关于批准注册236个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告(2025年5月)(2025年第58号)》,2025年5月共有236个医疗器械产品获得注册批准。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获批产品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聚特征,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器械企业表现突出,其中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获批产品数量位居前列,反映出这些地区在医疗器...
CIO专家- 发布日期:2025-06-25
根据国家药监局2025年6月24日发布的通告,最新《免于进行临床试验体外诊断试剂目录(2025年)》正式出台。该目录对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科学分类,明确了可以免于临床试验的具体产品范围和技术要求,为相关产品的注册审批提供了清晰的技术指导。目录的更新充分考虑了近年来体外诊断技术的最新发展和临床应用实践,体现了监管政策的与时俱进。此次目录更新是在既往...
5月份苏州淦江生物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检测试剂盒通过优先审批审核,受全流程加速,大幅缩短产品上市周期。2025年5月21日,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发布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申请结果公示显示,苏州淦江生物申请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熔解曲线法)”通过优先审批审核,成为当月唯一获批产品。该试剂盒用于检测SMN1基因的变异或缺失,该...
CIO专家- 发布日期:2025-06-18
在医疗器械生产领域,集团化运营模式日益普遍。当母公司与多个子公司同处一园区,且均持有无菌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和生产许可证时,不少企业会萌生出一个想法:能否由母公司申请 CNAS 实验室(涵盖生物、化学领域),让子公司将出厂检测的生物和化学项目,以及日常监测的生物项目委托给母公司检测,从而精简子公司实验室配置?这个问题看似能优化资源配置,实则暗藏合规风...
二代基因测序相关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界定指导原则来了!此前已按照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备案未依法取得注册证的备案人需自查,未依法取得注册证的,将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2025年6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二代基因测序相关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界定指导原则》,明确了二代基因测序相关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属性和类别划分标准。根据预期用途,用于体外诊断的二代基因测序试剂按医疗器械管...
CIO专家- 发布日期:2025-06-17
在医疗器械行业,随着企业的发展,生产地址变更是一种常见的需求。然而,这一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严格的法规要求,尤其是对于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样品的生产地址变更,更是需要谨慎处理。本文将结合最新的法规要求和实际操作经验,为企业提供一份详细的干货分享,帮助企业在合规的前提下顺利完成生产地址变更。一、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样品生产地址变更的基本原则根据《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
CIO专家- 发布日期:2025-06-13
对于生产大型有源医疗器械的企业来说,确定产品生产日期是一个关键且复杂的问题。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器械的说明书、标签应当标明生产日期,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而生产日期通常是指完成产品所有生产工序的时间。为什么不能以整机组装完成时间为生产日期从生产流程来看,大型有源医疗器械在整机组装完成后,还需要经过调试、老化等一系列的整机检验,这些...
CIO专家- 发布日期:2025-06-03
在医疗器械行业,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委托生产模式愈发常见。企业自身生产的产品与受托生产的产品能否共用生产场地或设备,这一直是行业内备受关注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依据《国家药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监督管理的公告》(2024 年第 38 号)来为大家答疑解惑。一、共享的可行性与风险从法规层面来看,企业自身产品与受托产品共用生...
CIO专家- 发布日期:2025-05-29
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采取委托生产方式时,签订质量协议是确保产品质量与合规生产的关键环节。依据《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3 号),以下是签订质量协议的详细步骤与要点:一、前期评估注册人、备案人需对受托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受托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是否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IO专家- 发布日期:2025-05-28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