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专家-皂角
辽宁省将提出集采药品“三进”工作,定点零售药店或将加价销售集采药品,旨在群众就近就便买到质优价宜的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
2025年6月12日,辽宁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辽宁省关于开展集中带量采购药品进基层医疗机构、进民营医疗机构、进零售药店工作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平竞争意见的公告》,《方案》提出集采药品“三进”工作,即推动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进入公立基层医疗机构、自愿参与的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药品范围以辽宁省现行集采中选品种为主,聚焦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慢性病常用药。药店可加价销售集采药品,加价上限为15%。需实行“双标签”标明中选价与销售价,而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分别执行“零差率”和“不得高于中选价”政策。达标机构可获“集采便民药店/医院”标识,并纳入医保比价小程序标识。
《方案》旨在解决集采药品基层可及性不足问题,推动改革成果惠及更广泛群体。通过将集采渠道延伸至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和药店,让群众就近购买质优价廉药品,同时促进“三医”协同治理,强化集采常态化机制。相比此前部分地区对药店集采药品的限制,辽宁允许药店加价销售,体现市场化调整趋势。在执行衔接上,分三阶段推进:2025年9月底前确定医药机构与药品清单,11月底前完成协议签订并实施,后续持续扩大覆盖范围。新旧过渡注重机构自主申报承诺和动态管理。《方案》政策将提升基层和偏远地区药品可及性,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并通过“双标签”和比价系统增强价格透明度。同时,药店虽获客流增长机遇,但面临利润挑战中小药店可能因无法平衡成本而遭市场淘汰,加速行业整合。
综合来看,《方案》或将影响集采中选企业、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及药店,其中中小型零售药店面临的生存挑战最为严峻。中选企业需保障供应,不应因订单量小或地理位置拒配,并承担货款回收风险。企业应优化供应链,确保基层配送效率;同时调整营销策略,适应基层市场新需求。零售药店需通过服务增值和成本管控弥补利润空间受限的挑战。